「窮人洗澡,富人洗腦」:層次越高的人,越懂得給自己「洗腦」,這才是成功的基本條件!
很多人都羨慕比爾蓋茨,馬雲這樣有頭腦的成功人士,但卻達不到他們的高度。
要知道,爭取之人必竭力爭取,一分錢都沒有也千方百計想辦法,
不爭取之人給一百萬也動不起來,發財不了,還有可能一敗塗地。
這就是行動上的欠缺,喜歡猶豫不決,喜歡拖延,喜歡半途而廢,
最後一輩子平庸,庸碌無為。 還有的人,做事三分鐘熱度,
一開始熱情高漲,等會就繼續懶散,這種人成功的帽子也不會在你的頭上。
第一次接觸「洗腦」這個詞應該說是傳銷組織所帶來,
被媒體曝光後危害結果的現象,所以我們曾一度談洗腦色變!
洗腦在多數人眼裡是一個貶義詞,覺得洗腦一定就是幹壞事。
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。洗腦,同樣有多面性!
如今,洗腦是一個接受新鮮事物的一個過程,而且是必然要走的一個過程。
換句話說,沒有被洗腦成功你就不會做你現在所要做的事情,就是這麼簡單。
其實,仔細想想,洗腦有啥不好的? 洗腦給你點新觀念,新資訊,新創新的模式,
讓你更加的瞭解現狀,適應現狀,讓思想做做更新。
手機電腦還必須更新記憶體,經常升級呢!所以,人腦就更需要常「洗」啦!
曾經如果你被比爾蓋茨洗腦了:你一定是電腦業巨富
如果你被李嘉誠洗腦了:你一定是亞洲第二富
如果你被馬雲洗腦了:你一定是阿裡巴巴的「十八羅漢」
有件事情不知道你想過沒:你天天洗澡、身體乾淨了!
可是,如果不洗腦,口袋裡更乾淨! 其實,我們都在面臨著這樣一個現狀:
郵局不努力,成就了快遞 。 銀行不努力,成就了支付寶。
通訊不努力,成就了line。 商場不努力,成就了蝦皮 。
因此:今天,你不改變自己;明天,別人就改變你。
未來如果沒有危機,就是最大的危機。 沒有危機感是很可怕的。
當然我們並不希望危機來臨,但我們必須意識到,
如果我們不努力進取,就一定會有危機。 個人是這樣,企業也如此,而且更可怕。
如果企業的負責人沒有危機意識,那離倒閉不遠了。
微軟的比爾·蓋茨總是感到危機感的緊迫存在: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。
海爾的張瑞敏總是感覺: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,如臨深淵。
facebook的紮克伯格總是認為:你一打盹,對手的機會就來了。
穀歌的創始人佩奇和布林經常強調:別看我們現在是第一,如果你30天停止工作,這個公司就完了。
不僅企業和人是這樣,就連動物也隨時要保持著危機意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