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出現這4個現象,媽媽需要留心了

祖國的花骨朵 2019/04/19 檢舉 我要評論

寶寶在生長期間,寶媽肯定會遇到以下寶寶的這4個特殊生理期,怎麼辦呢?這就教寶媽幾招!

新生兒:愛白天睡覺,晚上玩?

有的的寶寶半個月左右了,現在是白天猛睡,晚上精神特別好,尤其是到了淩晨1~2點的時候。有什麼辦法可以糾正?

剛出生不久的寶寶,除了洗澡,吃奶,就是睡覺。而且經常是白天睡得很熟,時間很長,晚上睡得不安穩或者乾脆不睡,還哭鬧不休。

分析原因:

按許多中國、台灣產婦的傳統習慣,分娩後要「坐月子」,在此期間經常是窗簾緊閉,室內光線昏暗,而夜裡又不熄燈。

寶寶生活在沒有自然光線刺激的環境裡,感受不到晝夜的變化,由於睡眠規律與自然環境不吻合,於是出現白天熟睡,夜裡睡得少,甚至哭鬧不休,弄得全家不得安寧。這種情況很常見,媽媽很容易誤以為寶寶餓了,甚至病了。

媽媽出招:

1、讓寶寶體驗生活環境的晝夜變化,臥室在白天要明亮,夜間必須關燈。

2、逐漸減少白天睡眠的時間,新生兒一天睡18~19小時,夜裡10小時,白天睡3次,每次2.5~3小時,晨起應把尚在睡眠的寶寶弄醒,逗逗他,讓他清醒一會再睡,逐漸將他的生活起居調整正常。

3、白天增加寶寶活動時間,減少睡眠時間,但不可過分,不要讓寶寶過於疲勞。如果一時間難以糾正,也不要太著急,忍耐幾週就會好的。

4、沐浴時間最好改在睡前半小時至一小時,讓寶寶心情放鬆,易於入睡。

寶寶2個月大:天天吃奶好像沒吃飽?

寶寶2個月大了,好像老是吃不飽,吃完了奶還是不停地吃自己的手,要繼續餵不?是不是該加輔食了?

分析原因:

寶寶的食量因人而異,媽媽不需要擔心寶寶吃得太多。因為隨著寶寶的成長,活動量也越來越多,消耗的熱量也會跟著增加。特別是吃母乳的寶寶,由於母乳吸收好、消化快,加上寶寶的活動量很大,可能比吃配方奶的寶寶容易感到飢餓。

媽媽出招:

1、一般寶寶在出生15天後添加維生素D,每天400~800單位。

2、寶寶2~3月時,餵奶可以多餐、每次不必餵太飽。

3、寶寶4~6月時,母乳喂養的寶寶先添加配方奶粉,加水調,每天飲數十毫升,為以後斷奶漸漸做好準備。人工餵養的寶寶可添加營養米粉或蛋黃。

4、寶寶7~9月時,添加動物內臟、碎菜、碎肉和小餅乾,以鍛煉咀嚼功能,促進牙齒萌出。

5、寶寶10-12月,添加餃子,包子、饅頭、米飯,麵條,量可逐步增加。

需要注意的是:嬰兒消化器官很嬌嫩,消化腺不發達,分泌功能差,許多消化酶尚未形成此時還不具備消化輔食的功能。過早添加輔食,會增加嬰兒消化功能的負擔,消化不了的輔食不是滯留在腹中「發酵」,造成腹脹、便秘、厭食,就是增加腸蠕動,使大使量和次數增加,最後導致腹瀉。因此,出生四個月以內的嬰兒忌過早添加輔食。

寶寶4個月後:不想吃奶了?

寶寶在4-6個月大時,突然開始不肯吃奶了。本來一天可以吃900ml,現在只能吃300ml了,但其他輔食還是會吃的。寶寶為什麼不吃奶了呢?

分析原因:

這種厭奶現像一般發生在4-6個月過後,但有的寶寶會在3-4個月左右便有厭奶的現象。

1、寶寶剛出生時,如果媽媽沒及時給餵母乳,而是先餵了牛奶,寶寶很快就。「適應」了牛奶的口味。牛奶的糖分比母乳高,橡膠奶嘴孔徑大,寶寶吃起來很省力。

一旦適應了牛奶,再回過頭來換母乳,母乳的口味不如牛奶,吮吸也較累,寶寶也就不喜歡母乳。

2、常給寶寶喝糖水或甜果汁。過多的糖會在消化道發酵、產氣,引起腹脹,抑制食慾。

3、媽媽情緒不良,3個月左右的寶寶就能察覺,容易厭奶。

4、寶寶逐漸對周圍環境產生好奇、探索而對「吃」分心了。

5、4個月以後的寶寶開始添加輔食,很可能會「喜新厭舊」,不再喜歡配方奶或母乳。

媽媽出招:

寶寶厭奶,如果出現在添加輔食前,可以不特別處理,他只是有點吃多了。緩一緩,讓他想吃就吃,不想吃就不吃,過1週就會恢復了。不過要注意以下幾點:

1、寶寶不肯吃奶時不要強迫。

讓寶寶自己決定吃多少奶,吃多少時間,寶寶會根據自己的消化能力進食奶量;很多家長都擔心寶寶喝太少會長不大,於是採用強迫的方式。但是這種做法反而會讓寶寶對吃產生恐懼。其實只要寶寶身高、體重等發展狀況,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,並不需要強迫他喝奶,這個時期家長應該思考,如何協助寶寶接受半流質的輔食,而非強迫他喝奶。

2、改變餵食方式。

當寶寶出現厭奶的徵兆,爸媽可以從改善餵食方式做起,採取較為隨性的方式。以少量多餐為原則,等寶寶想吃的時候再吃。也可以適當將奶水稀釋或在寶寶似睡非睡時餵奶;可以通過遊戲消耗寶寶的體力,例如按摩、肢體活動等,當他精力耗盡、感到飢餓時,進食的狀況也會獲得改善。

3、營造用餐環境進食的環境盡量柔和、安靜。

因為此階段的寶寶開始對外界感到好奇,用餐時若有人在旁逗弄他,或出現很多能吸引他注意力的玩具、聲音,寶寶會覺得這些事情比吃飯更有趣,自然就不想吃了。

4、奶嘴洞大小要適當。

有時候寶寶喝奶少,可能是因為奶瓶上奶嘴的奶洞太小,使寶寶吸得不順暢,因此喝的量才減少。先將奶瓶倒過來,檢查一下奶瓶上奶嘴的奶洞,是否能順利流出,通常最佳的速度是1秒1滴,滴不出來或滴得太快,對寶寶都不好。

5、不要帶情緒給寶寶餵奶。

照顧者其心情和壓力會直接傳達給寶寶,當照顧者焦慮或強迫寶寶喝奶時,他都能感受到,因而產生抗拒。只要寶寶各方面都健康、正常,也沒有生病,家長們就可以放寬心,用順其自然的態度面對待寶寶的厭奶期,不要和寶寶為了吃展開痛苦的拉距戰。

6、輔食味道不能太好。

如果是因為添加輔食厭奶,多是因為輔食的味道太好了,從而讓他嫌棄了味道平淡、單一的乳類。預防添加輔食後出現厭奶,就不要讓輔食味道太好。

也可看看他喜歡什麼味道,如果他喜歡果汁,就在配方奶裡加些果汁或者在乳 頭上塗抹些果汁,讓他吃奶。以後逐漸減少添加,知道他重新接受純奶。

7、是不是奶粉的問題。

寶寶不愛喝奶了,可能會直接以為是寶寶喝膩某種品牌的奶粉,而想換別的奶粉。如果要換新牌子,最好和其他牌子的奶粉混合搭配,並觀察一周排便狀況,若排便正常,表示適應良好,才可以更換全新的奶粉。進入厭奶期後,更換奶粉牌子的效果有限,如果沒有起色,就應放棄這個方法。

用戶評論